西医怎么说?
从西医的角度来看,红枣补血效果比较差。因为他们指的补血,主要针对贫血,原因是身体里铁元素不足,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,所以补血要补铁元素。
而红枣中的铁元素含量其实并不高,每百克含铁量仅2mg左右,且其主要是非血红素铁,在吸收时还容易受到草酸、膳食纤维的影响,所以红枣中的铁很难被吸收利用。
那么中医怎么说?
红枣最能补血的,全都在红色的枣皮上了,但是枣皮也是整颗红枣最不容易消化的部位。
那么枣肉呢?其实并不能直接补血,但是枣肉色黄能补脾,脾是气血生化之源。
所以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:大枣为上品,有“主心腹邪气,安中养脾,助十二经,平胃气,通九窍,补少气,少津液,身中不足,大惊,四肢重,和百药,久服轻身长年”之功。
张仲景十分善用大枣,《伤寒论》共载方112首,应用大枣者40首,仅在桂枝、生姜之后。
仲景看重红枣,绝不仅是看它能补血,而是它能温中健脾,能培土制水,能协调脏腑关系,主打一个全面。
色黄味甘入脾,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
味甘补气,润滑滋养血脉,适合气血亏虚的人
大枣像和事佬一样能调和药性,不伤脾胃正气
但是红枣也有个bug,性质比较滋腻,吃多了不容易消化,尤其是生吃红枣。
章穆在《调疾饮食辩》中提到:“生枣未经蒸煮,性尤劣,食之过多,令人腹胀”。
《食鉴本草》也记载其:“生食损脾作泻,令人寒热腹胀,滑肠难化,瘦弱人更不可食,熟食补脾。”
尤其这几类人,千万别直接生吃红枣。
1、脾虚湿重的人,表现为舌苔厚腻、口中黏腻、容易长痘、水肿、消化不良;
2、腹部胀满的人:味甘容易助湿壅气,补气也容易气机郁结;
3、容易上火的人:像体质燥热、有口臭、牙龈肿痛、便秘的人都要少吃;
4、消化不良的人:枣皮坚硬难消化,反胃烧心、胃黏膜损伤的人,可能加重肠胃负担;
5、血糖高的人:红枣糖分较高,高血糖、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。
所以很多中药方子里面都加了红枣,但是会带着皮一起煮,把红枣撕开煮,把肉露出来,把枣核去掉煮。
但煮好后红枣基本是不吃的,只喝汤,既保留了红枣补气血的优点,还能避免滋腻助痰湿的弊端。
那么煮熟的红枣可以吃吗?
其实是可以的,肯定要比生红枣要容易消化得多。
张锡纯也一个很著名的处理方法——蒸枣。
据说,晚清名医张锡纯有一位体虚的朋友,年纪大了身体十分虚弱,吃不下饭,脸色越来越苍白,手脚都是冰冰凉的。
张锡纯让他每天蒸数十枚枣当零食吃,这位朋友照做后,身体变得更加强壮,面色也红润了不少。
在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也有记载——
“若用为服食之物,而日日食之者,宜先用水将枣煮两三沸,迟一点钟将枣捞出,再用饭甑上蒸熟,则其味甘美,其性和平,可以多服久服,不至生热。”
国医大师颜正华,每天早上蒸熟5枚大枣,益气养血、健脾安神。
国医大师路志正,钻研脾胃病70余年,每天雷打不动的就是饭后食用三颗枣。
吃得不是普通红枣,而是三蒸三晒的红枣,这样蒸出来的枣,既能养护脾胃,软糯甘甜,还不容易上火。
第一步 把挑选的红枣洗净后,稍微晾干水分
第二步 水开后,把红枣放入锅中蒸20分钟,至红枣变深变软
第三步 红枣取出放阴凉处晾晒3小时,取出多余水分
第四步 重复蒸晒两次,当枣被彻底蒸熟,药性和口感都充分发挥出来
为什么中医名家这么推崇蒸枣呢?
这种方法就是源于中药炮制学,红枣经过三蒸三晒后,无论是颜色、质地、药性都发生了变化。
经过蒸熟、糖化、发酵后,颜色从红变紫再变黑,口感变得细润绵柔有胶质,不会过于伤害脾胃。
晒制过程中发生微发酵,更利于人体吸收,不易生痰生湿生热,适合脾胃虚弱的人、小孩、老人及孕妇食用。
老一辈医生常开的“大胶枣”处方,正是指经过蒸制的肉厚胶粘红枣。
除此之外,经常贫血、手脚冰凉、面色萎黄、容易痛经、月经不调的人,也很适合长期食用蒸枣。
但千万不要贪多,一天3颗足矣,不要超过5颗以免上火。
而且像糖尿病人群,湿热较重,感冒发烧的人要少吃。
所以,那些单纯说红枣不补血又生痰湿的观点,真的很片面。
红枣还是那个红枣,成分还是那些成分。
但是通过蒸法可以发酵腐熟,更有利于脾胃吸收;经过晒制,汲取天地能量,充分发挥补益作用。
红枣从来不是直接补血,而是通过补益脾胃,让气血有化生的来源。
这就是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道理。
红枣不是直接给你送血,送少了不够用,送多了存不下容易堵住,而是送给你可以源源不断送气血的工具,脾胃好自然气血足。
中医妙就妙在,经过几千年经验的摸索,不仅仅根据成分片面判断营养价值高低,而是想办法把营养价值为身体所吸收利用。
并且能把食物中的偏性,想办法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营养,变废为宝。
所以说,哪怕一颗小小红枣,吃不对就是不消化上火生痰湿。
一旦解锁到正确吃法,既能补脾胃,又能补气血。
炒股配资官网开户,景逸策略,配资平台实盘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